在历史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默默无闻的角色,他们用双手和心血,构筑起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时刻。管张伟,56岁,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,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重大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今年,他再次肩负重任,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参与广场的装置搭建。
回首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,管张伟拼装过“红飘带”的弧度;2021年建党百年庆典,他又负责过那道“彩虹桥”。这些都是历史的一部分,而此刻,他心里的紧张感油然而生。“这次任务心里发紧,”管张伟说道,“这个活儿比以前干的‘彩虹桥’复杂得多。”
这一任务的艰巨不仅在于工艺的复杂性,更在于其承载的历史分量。两个年号台的设计不规则曲线,每一个弧形都需要制作模具,这不仅耗时而且对技术的要求极高。“总共是632块,成品保护是我们面对的一大问题,”施工负责人高树栋透露。想象一下,这些建筑的总重量超过了700吨,每一个模块单元都重达27吨,运送与拼接的过程充满挑战。
“八月的夜幕降临,天安门广场的‘钢铁长城’年号台、‘众’字造型观礼台完整亮相,这一刻让我感到十分自豪。”管张伟与同事们见证了自己的劳动成果,然而,尽管心中满是骄傲,他却仍有些遗憾:在历史的现场,他还是未能亲身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。
然而,命运的安排总是充满惊喜。几天后,管张伟意外收到了纪念大会的观礼请柬,心潮澎湃的他表示:“没想到能有这个机会上观礼台。”9月3日那天,他与其他194名工友作为8900多名广场设施建设施工人员的代表,坐上了自己亲手搭建的观礼台,见证了激动人心的纪念大会和盛大阅兵式。
“对于我们参与者,包括一线的工人,肯定有他自己的一份骄傲,能够参与其中的情怀。”年号台的工程建设组组长潘浩如此说道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,实际上汇聚成了伟大的气势,凝聚了更多人的奋斗与梦想。
在为祖国的庆典贡献力量的过程中,像管张伟这样的建筑工人,用他们平凡而坚定的双手,创造了无数令人铭记的瞬间。他们象征着一种精神:以实际行动为国家、为民族添砖加瓦。每一块拼装的钢铁都承载着工人的心血与希望,每一次装置的成功都是对使命的高度认可。
“众志成城”,不仅是整场活动的主题,更是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心底呐喊。他们凭借自己的辛勤与汗水,让历史的见证更加华丽绚烂。正因如此,我们在感叹壮丽瞬间的同时,更应铭记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献的普通建筑工人,正是他们成就了这个伟大时代。
股票配资资讯第一门户网站,最新配资官网,配资世家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