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4日,陈佩斯在短视频平台上郑重开口,脸上满是无奈和歉意,宣布自己倾注大量心血拍摄的电影《戏台》延期上映。
消息一发出,期待着电影上映的网友们纷纷感叹:“这日子啊,难不成连陈佩斯都得靠边站?”
要说这部片子,背后可是陈佩斯整整32年的电影梦想,刚一首映完,就飘出了许多赞声。
就是这部电影,本应在大银幕上耀眼亮相,结果却在上映之前被硬生生推迟了档期,背后到底出了啥事呢?
这篇文章的资料来自权威媒体,比如【腾讯网】【网易娱乐】【新湖南】,(详细来源在文章末尾附上),为了让内容更流畅,可能对一些细节做了润色,大家请理智阅读,主要供参考!
一、走红历程
陈佩斯成长在一个演艺家庭,父亲陈强是位有名的演员,曾凭借《红色娘子军》摘得百花奖最佳男配奖。
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,喜欢上了表演,陈佩斯小时候常常模仿父亲在电影里的动作,心里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做一名电影演员。
当时19岁的陈佩斯参加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招生考试,没想到顺利被录取了。
不过不太有人知道的是,他刚进八一厂时长得并不算特别出众,只能靠跑跑龙套来慢慢开启自己的演艺路。
可惜的是,陈佩斯的嗓音条件还是挺不错的,再加上肢体动作也挺丰富,这两个方面后来都成了他走红的重要原因。
1979年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,那年他和父亲合作拍了部电影《瞧这一家子》,这也算是改革开放后的北影厂拍的第一部喜剧片,同时陈佩斯也是第一次担任主演。
接下来几年,他推出了“二子系列”喜剧电影,和父亲合作的《父与子》更是成为中国影史上唯一没有厂标的电影。
在80年代,陈氏父子拍的电影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,覆盖了城里乡下的人们。
在八一厂的那段时间,陈佩斯结识了未来的搭档朱时茂,两人关系变得非常好,之后也一同开启了他们精彩的小品合作生涯。
在1984年,他们带着《吃面条》这节目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,陈佩斯歪戴着帽子,拿着瓷碗,大口大口地吃起了不存在的面条,引得现场一片笑声,这也算是中国第一部实打实的小品作品啦。
这个小品一跃成为春晚舞台上的经典之作,两人也被称作小品界的黄金搭档,配合默契,堪称“绝配”。
从那以后,陈佩斯和朱时茂频频亮相春晚,像《羊肉串》、《主角与配角》、《警察与小偷》《胡椒面》等一系列经典作品,使他们稳坐喜剧界的顶峰,成为观众心中的笑星王者。
陈佩斯在小品领域闯出了辉煌,之后逐渐把注意力转向话剧舞台,想要回归那更纯粹的剧场艺术。
第二个作品叫《戏台》
到了2000年,陈佩斯开始筹划舞台喜剧的创作,心里想着要真真正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喜剧道路。
《戏台》作为陈佩斯“戏台三部曲”的开篇之作,也是他经过多年积淀后倾注心血的代表之作。
这出戏的背景设在民国战乱时代,讲述了戏班班主侯喜亭在艺术追求和生活压力之间苦苦挣扎的故事。
自2015年正式开启巡演以来,播放了350场,遍布70个城市,海外演出全满座,豆瓣得分高达9.2。倪萍等明星都对它赞赏有加,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喜爱,成为话剧界的“爆款”作品。
那会儿的陈佩斯,没有什么商业大片的撑腰,也没有靠资本运作来拉流量。
他凭的,可不是靠什么大制作或者资本炒作,而是靠一场接一场的话剧积累下来,一次又一次观众的掌声,这几十年在艺术道路上的坚持和拼搏。
陈佩斯曾经说过,“戏是给人看的,但剧场里容不下所有想来看的人。”
正是因为这个缘故,陈佩斯经过32年没拍电影,这次下了大力气再次走到银幕前,可不是挑选什么热门的IP,也不是追逐什么火爆的片子,而是他十年前亲手打造的那部话剧《戏台》。
为了把话剧完美转成电影,他邀请了黄渤、姜武、尹正亲自担任导演和主演。
陈佩斯更是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,使用真正的场景、道具和布景,仅民国时期的建筑和戏服就考证了好几年。
黄渤曾透露,他在现场特别投入,台词一不满意就可能临时改,连群演的那些微小动作都要反复磨合,确保完美。
7月14号,《戏台》在北京首映,台下掌声不断,潘长江感叹道:“这喜剧和戏曲结合起来可真不容易。”蔡明看得都哭了,朱时茂也第一次为陈佩斯流泪。
因此,大家都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,盼着7月17号早点上映。
没想到吧,大家都以为能早点看看电影,结果倒是收到了一段道歉的视频,而电影还没开始放映呢。
第三部分:电影推迟放映
就快上映的时候,突然说要延期到25号。
陈佩斯在短视频平台上发了一段道歉的视频,镜头里的他表情真挚地说:“对不起大家,耽误你们了。”他说影片会推迟到7月25号,届时和观众们见面。
于是外面就议论纷纷,有人说是“被资本操控”或者是“影院的态度太差”。
其实让《戏台》改档的大头,正是如今电影市场上那些令人头疼的拍摄乱象。
原因其实就那么回事,暑假本身就是电影行业的黄金时候,各种影片同时上映,竞争搞得格外激烈。
不过,说到底,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,资本的推动似乎成了最关键的决定因素。
没想到,就在《戏台》快要上映的时候,许多新片也纷纷跟着上映了,比如姜文的《你行你上》还有大鹏的《长安的荔枝》,都提前了放映日期,场面变得特别激烈。
这些电影的宣传力度和市场反响都挺强的,结果让《戏台》的排片关注度大打折扣,被严重分散了。
电影院作为电影放映的最终平台,在安排排片的时候,通常会优先考虑到盈利和商业利益。
好莱坞大片凭借那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,简直成了电影院的宠儿,黄金时段都被他们包了,而像《戏台》这样的国产文艺片,就比较被忽视啦。
想必大家都能猜到,原本《戏台》本来有15%的放映场次,但最后被砍到只剩几场,甚至还安排在深夜档,不用说,这样的安排难免让人担心它的票房表现会受到影响。
在面对如此紧张的排片时间表后,《戏台》团队经过一番评估,觉得原本的档期不太能够满足影片应有的市场期待,于是决定推迟到7月25日上映。
其实,类似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遇到。
由张立嘉导的电影《猎狐行动》,是国内第一部把“海外追凶”这个题材搬上大银幕的影片,主演阵容中可是有梁朝伟和段奕宏两位影帝哦。
这部电影原本计划在2021年8月上映,主要是为了庆祝1月10日的第一个全国警察节。
没想到,制作方竟然突然说“海外后期制作没能按时 finished”,然后就把它全撤下来,改天再安排上映。
想必大家都在琢磨为何会突然撤档,导致不少网友猜测纷纷。如今四年过去,这部电影终于在今年4月4号登陆中国大陆的影院了。
结尾
影视行业本不该变成资本争夺的战场,而应当是艺术精彩展现的舞台。
陈佩斯在戏剧舞台上坚持了好几十年,没有什么所谓的“流量密码”,也没有依赖“资本金主”,他真正拥有的,是艺术家的底线以及对观众的那份承诺。
不是每次的付出都能被发现,但陈佩斯用一辈子证明,优质的演员,是应该被珍惜和守护的。
还希望《戏台》一出来,就能赚到应得的票房,也赢得大家的认可和敬重。
#安利云购邀请码70432162#
股票配资资讯第一门户网站,最新配资官网,配资世家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