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质每日监测公示、安全设施投入6000多万元、250名专业救生员随时待命……据7月11日“半月谈”微信公众号报道,面对暑期溺水事故多发态势,许多地方习惯于“严防死守”:围栏封河、标语警示、巡查劝阻……而江西南昌却“自找麻烦”,沿着25公里赣江沿岸建设“两滩七湾”,9个天然泳场免费开放,成了市民消暑的“打卡地”。
堵不如疏,城市治理需要“绣花功夫”。南昌建设天然泳场,把风险纳入可控的管理框架,正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,城市治理不是“一刀切”的简单粗暴,而是“绣花功夫”的精准施策。
“自找麻烦”背后,是敢于担当的勇气。相关举措看似是给自己添压力,实则是主动破解治理惰性。当地敢于打破部门壁垒,统筹环保、水利、交通等多部门资源,这种跨部门协同的勇气,正是社会治理需要的担当;当地面对“形象工程”“安全风险”等质疑亦没有回避,而是用透明化管理回应:水质数据实时公开、应急预案动态调整、公众成为治理的参与者。这种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”的态度,远比事故发生后的“痛心+整改”更有价值。
城市的发展,离不开直面难题的担当;社会的进步,离不开主动作为的智慧。南昌的“自找麻烦”,本质上是一场关于“如何更好治理城市”的生动实践。它告诉我们,城市治理的难点,往往也是创新的起点。与其等待悲剧发生后再反思,不如主动出击,以“自找麻烦”的勇气,将风险化解在日常,把矛盾消弭于未然。
城市治理从来不是“不出事”的消极防守,而是“解难题”的主动作为。这种“把麻烦留给自己,把便利留给群众”的思路,也是对“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的生动诠释——城市的温度、治理的效度,往往就体现在对群众需求的回应速度、解决问题的诚意深度上。愿更多地方能从中收获灵感与启示,化压力为动力,变麻烦为机遇,努力绘出更有活力、更有温度的城市治理新图景。
股票配资资讯第一门户网站,最新配资官网,配资世家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